6.24倍溢价收购合作了22年的开利,海尔想干嘛?
这表明,与目标企业的净资产相比,海尔智家的6.4亿美元收购总价,溢价幅度高达近6.24倍,这彰显了其对开利商用制冷业务价值的高度认可。
国内白色家电内卷加剧
空调巨头纷纷奔向海外
当前,国内白色家电市场步入饱和期已然成为了行业共识。近三年来,海尔国内业务营收持续稳定在1100亿,格力电器的国内业务营收则呈现了忽高忽低的波动,而美的虽然在2021年国内业务营收创下新高,但增速已逐渐陷入“慢车道”。对于家电巨头来说,出海早已成为他们的“必选项”。
其中,营收规模最大的美的集团一直在积极推进其全球化战略,探索海外市场的无限潜力。2021年,美的将战略主轴升级为“科技领先、用户直达、数智驱动、全球突破”,成为2012年以来全球战略的首次变更。这种突破具体指在日本、美国、巴西、德国和东盟五大战略市场,围绕创新产品研发、数字化营销、物流售后能力搭建、品牌投入、制造布局等领域的全方位布局。
为了持续拓展海外业务、拓宽业务边界,自2016年以来,美的集团还展开了一系列海外收购行动,包括收购日本东芝白电业务、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美国吸尘器企业EUREKA、德国机器人制造商KUKA库卡等。今年五月,美的更是宣布了对电器集团伊莱克斯的收购计划。这些案例无不展现了美的集团对于多元化业务和全球市场布局的坚定追求。
相较于美的领先的营收规模和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格力电器在这些方面并不占据绝对优势,但其在出海方面具备了显著的话语权。
格力针对不同地区消费者需求推出更符合市场细分的产品,在中东、欧洲、东南亚等市场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通过举办海外线下展会和多场线上、线下产品推介活动,格力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并积极经营着格力全矩阵海外社媒平台。
另外,他们在海外试点建立了保税仓新模式,为业务稳定增长注入动力。值得注意的是,格力还成功中标了多个大型海外样板工程项目,包括阿曼教育部、迪拜Emaar别墅群、巴西BAND电视台、委内瑞拉拉林科纳达棒球馆、英国帕丁顿广场等。在公共设施、商业建筑等多个领域的项目合作中,格力展现出了其国际品牌形象。
除了在中标项目上的成功外,格力电器也在南美和亚洲地区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通过自主品牌和OEM模式拓展海外空调市场。
基于此,2022年,尽管全球家电市场整体下滑,格力电器的海外业务依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财报数据显示,格力产品在2022年销售至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海外业务营业收入达到了232.7亿元,同比增长了3.26%。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自主品牌销售额占比达到了57%,同比增长近20%。
海尔智家:自主品牌的出海之路
在出海领域中,海尔智家是最具特色的,也是最“完整”的。海尔一直将本土化定制与全球化发展贯穿于其全球化战略中。2022年数据显示,海尔智家的海外营收占比达到52%,彰显了其在国际市场的卓越表现。与此相对比,美的的海外营收占比为41.48%,而格力则为12.24%。
图片
此外,海尔智家目前已成功实现了100%自主品牌销售,领先于另外两大家电巨头。
从产业布局来看,海尔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超过10个全球研发中心和20个国家级科创平台,拥有71个研究院及超过2万名全球研发人员,专注于设计和研发满足不同需求的产品。
同时,海尔在全球建立了35个工业园、138个制造中心,126个营销中心,拥有23万个销售网络,开辟了自身独特的品牌之路。
正是在公司一系列产业出海、研发出海、营销出海战略的加持下,海尔智家的全球化生态品牌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已建成13个工业园、41个工厂、40个贸易公司,推动了技术、标准和产业链的全面升级,同时在多区域市场发挥引领作用。
回到本次交易,近期海尔对Carrier旗下商用制冷业务的收购将进一步巩固其自主“创牌”战略,通过本土化研发、制造和营销,以实现对海外B端市场的深入拓展。
未来,国内家电巨头将如何探索出海之路,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版权声明
声明:本站转载作品旨在公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删除。
技术交流QQ:406840773